慧通衡鉴检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电话:17621839240
邮箱: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联川路258号7A301
1.正规第三方检测机构,有相关资质,仪器设施先进,拥有多年检测研发经验。
2.化学性能、光/电性能、机械强度、可靠性能试验、动物模型试验、微生物试验等
3.慧通为保障数据准确性会进行平性试验、并有审核人员对报告数据进行严格的校对。
4.设有专项实验室,配备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人才,可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
支原体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测,用于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支原体。以下是关于支原体检测的详细内容:**一、检测方法及原理**1. 培养法 - 原理:支原体是一类能够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但它对营养要求较高。在合适的培养基中,支原体可以利用其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代谢和生长
17621839240 立即咨询支原体检测是一项重要的实验室检测,用于确定样本中是否存在支原体。以下是关于支原体检测的详细内容:
**一、检测方法及原理**
1. 培养法
- 原理:支原体是一类能够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但它对营养要求较高。在合适的培养基中,支原体可以利用其中的营养成分进行代谢和生长。由于支原体没有细胞壁,形态多样,在培养基中生长后会产生特定的菌落形态,可作为检测依据。
- 操作:
- 样本采集:根据检测目的和支原体的感染部位,采集不同的样本。例如,对于呼吸道支原体感染,可采集咽拭子或痰液;对于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可采集尿道或宫颈分泌物。样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如不能及时检测,应将样本保存在合适的条件下(如低温、含有特定保存液)。
- 培养基选择:常用的支原体培养基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蛋白胨、酵母提取物、血清等,还会添加抑制细菌和真菌生长的抗生素(如青霉素、两性霉素B),以减少杂菌干扰。同时,培养基中会加入指示系统,如酚红指示剂,当支原体生长时,会分解培养基中的葡萄糖等成分,产生酸性代谢产物,使培养基的pH下降,酚红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一般由红色变为黄色。
- 接种与培养:将样本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温度(如37℃)和气体环境(含5% - 10%二氧化碳)下培养。液体培养基培养一段时间(一般2 - 7天)后,若有支原体生长,培养基可能会出现浑浊、颜色改变等现象。此时,可将液体培养基中的培养物转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继续培养3 - 5天,观察是否有典型的支原体菌落出现。支原体菌落呈油煎蛋样,中心部分较厚,颜色较深,周边部分较薄,呈透明状。
2. 核酸检测法
- 原理:基于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通过特异性引物对支原体的核酸(DNA或RNA)进行扩增。如果样本中存在目标支原体的核酸序列,经过PCR扩增后可以产生大量的特异性产物,通过电泳、荧光定量等方法检测产物,从而判断支原体的存在。
- 操作:
- 核酸提取:首先从样本(如细胞培养物、临床样本等)中提取核酸。可采用多种提取方法,如酚 - 氯仿法、柱式提取法、磁珠法等,确保提取的核酸纯度和完整性。
- PCR扩增:设计针对支原体特异性基因序列的引物,如16S rRNA基因引物。在反应体系中加入提取的核酸、引物、dNTPs(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Taq聚合酶、缓冲液等成分,进行PCR扩增。反应条件包括变性(一般94 - 95℃)、退火(根据引物的Tm值确定温度,一般50 - 60℃)和延伸(72℃)三个步骤,经过多个循环(通常30 - 40个),使目标核酸序列大量扩增。
- 检测扩增产物:可以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将扩增产物在琼脂糖凝胶中电泳,在紫外线灯下观察是否有与目标片段大小相符的条带出现。对于荧光定量PCR,在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探针,通过检测荧光信号的变化来实时监测核酸扩增情况,根据荧光阈值(Ct值)判断样本中是否存在支原体核酸以及其含量。
3. 血清学检测法
- 原理:利用抗原 - 抗体反应检测血清中针对支原体的抗体。当支原体感染机体后,免疫系统会产生特异性抗体,如IgM和IgG。IgM抗体通常在感染早期出现,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出现稍晚,持续时间较长,可作为既往感染或免疫状态的标志。
- 操作: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将纯化的支原体抗原包被在酶标板的孔内,加入待检血清,血清中的抗体如果与抗原结合,再加入酶标记的二抗(如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人IgG或IgM),通过酶与底物的反应产生颜色变化。用酶标仪在特定波长下检测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抗体的含量,从而判断是否感染支原体以及感染的阶段。
- 补体结合试验:基于补体系统参与的抗原 - 抗体反应。将已知的支原体抗原与待检血清混合,加入补体,如果血清中有针对支原体的抗体,抗原 - 抗体复合物会结合补体。然后加入指示系统(如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如果补体被抗原 - 抗体复合物结合,绵羊红细胞不会溶血;反之则会溶血。通过观察是否溶血来判断血清中是否存在支原体抗体。
**二、不同样本类型的检测特点及注意事项**
1. 细胞培养物样本
- 特点:细胞培养过程中,支原体污染是一个常见问题。支原体感染细胞后,可能不会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如细胞形态改变、死亡等,但会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如改变细胞的代谢、增殖、基因表达等。
- 注意事项:在检测前,要确保细胞培养物没有受到细菌、真菌等其他微生物的污染,因为这些杂菌可能会干扰支原体检测结果。同时,对于细胞培养物中的支原体检测,核酸检测法和培养法是常用的方法,血清学检测法一般不适用于这种情况,因为细胞培养物本身不存在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过程。
2. 临床样本
- 特点:临床样本来源多样,包括呼吸道、泌尿生殖道、血液等。不同部位的样本中,支原体的种类和含量可能不同,而且临床样本中往往含有大量的宿主细胞、其他微生物和杂质,这些都会对检测产生干扰。
- 注意事项:在样本采集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避免样本污染。对于含有较多杂质的样本(如痰液、分泌物等),在检测前可能需要进行预处理,如离心、过滤、稀释等,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另外,不同的检测方法对临床样本的适用性也有所不同。例如,对于急性感染的诊断,血清学检测中的IgM抗体检测可能更有意义;对于慢性感染或无症状感染的检测,核酸检测或培养法可能更合适。